Kitty 是一个跨平台、特性丰富的基于 GPU 的终端模拟器。它是一个轻量级的模拟器,可以通过脚本、shell 提示符和 SSH 进行控制。
官网链接:sw.kovidgoyal.net
对于习惯了
1. 基础
1.1. 安装
macOS 和 Linux 安装如下:
curl -L https://sw.kovidgoyal.net/kitty/installer.sh | sh /dev/stdin
1.2. 配置
Kitty 基本是开箱即用的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快捷使用习惯,在 Kitty 中,这些都可以在 $HOME/.config/kitty/kitty.conf
进行配置
我的 kitty.conf
配置如下:
# 提升对旧版 Linux 服务器的兼容性
env TERM=xterm
# 导入主题文件
include ./theme.conf
# 字体定义
font_family monospace
bold_font auto
italic_font auto
bold_italic_font auto
font_size 15.0
# UI 定义
scrollback_lines 4096
remember_window_size yes
initial_window_width 960
initial_window_height 540
# 定义 Tab 栏
tab_bar_edge bottom
tab_bar_margin_width 2.0
tab_bar_style separator
tab_separator " ┇ "
# 快捷键切换上下 tab
map shift+left previous_tab
map shift+right next_tab
# 导入主题
include current-theme.conf
2. 使用
2.1. 插件
Kitty 许多功能都是以插件的形式实现的
参考文档:https://sw.kovidgoyal.net/kitty/kittens_intro/
挑几个比较好用的说说
diff 用于比较文本
kitten diff kitty.conf kitty.conf.bak
效果如下:
预览和切换主题:
kitty +kitten themes
预览效果
2.2. 同步
Kitty 只需同步 $HOME/.config/kitty
目录即可,我们可以借助任何网盘工具实现同步,在这里我采用的 syncthing 进行同步,也可以采用仓库的形式进行同步
只需在网盘内创建文件夹软链接,将配置文件映射到用户目录下即可
ln -s /path/kitty $HOME/.config/kitty